发布时间:2025.04.14 11:26 浏览次数: 作者:
返回列表1. 集团背景:
龙湖集团成立于1993年,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房地产企业,业务涵盖地产开发、商业运营、租赁住房、智慧服务四大主航道。截至2024年,其年营收突破1274.7亿元,连续多年保持“三道红线”绿档,被标普、穆迪等机构评为投资级房企。
2. 创始人吴亚军的企业家精神
创始人吴亚军以“强悍、自律”著称,她始终警惕企业“家族化”,致力于推动“深度机构化”。2009年龙湖上市前夕,其前夫蔡奎退出管理层;2011年吴亚军辞任CEO,交棒职业经理人邵明晓;2022年,她彻底退出董事会,由“仕官生”出身的80后陈序平接任,标志着龙湖成为国内完成职业经理人接班的民营房企。
与万科、碧桂园的“利益驱动型”跟投机制不同,龙湖的合伙人制度更强调“企业家精神”与“文化传承”。其核心目标是打造“精神与利益的长期共同体”,通过筛选具备战略定力、延迟满足能力的领导者,推动企业基业长青。
2. 层级结构与入选标准
(1)四层架构:永久合伙人(如前任CEO邵明晓)、长期合伙人、高级合伙人、正式合伙人,合伙人无需出资;
永久合伙人:由现任CEO担任,是龙湖合伙人机制的zui高层级,负责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和zui大决策,确保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,享有zui高的决策权和收益分配权,对公司的发展具有终的控制权。
长期合伙人:由提名委员会产生,通常由董事长、CEO与人力资源负责人共同提名,负责公司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,承担关键的管理职责,享有较高的决策权和收益分配权,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。
(2)首批规模:初始103人,后期扩至140人,覆盖地产、商业、物业等核心业务线。
3. 激励机制:延迟兑现与动态考核
(1)分配原则
股权激励:合伙人通过龙湖年度整体业绩表现获得股权池分配,股权池的额度由公司利润总额决定。第三方会提取部分利润购买股票,相关收益计入奖金池,合伙人可获得股权分红奖励。
现金激励:依据年度公司利润总额及每股利润表现,龙湖会将一定比例的利润计入奖金池,进行现金奖励。
(2)延迟提取:龙湖的激励机制设计中,股权和现金激励都不是一次性兑现,而是需要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兑现到手。这种机制能够筛选出具有战略定力和长期眼光的领导者。
(3)淘汰机制:如果合伙人在任期内不能履行战略性意义的工作,如举荐人才、传承文化、开拓业务等,就会失去连任资格。对“不拼(低绩效)、不诚(违规)、不敬(违背文化)”的合伙人实行强制退出。
4. 责任义务
合伙人需承担三项核心职责:举荐人才、参与战略决策、传承企业文化。例如,要求合伙人随时接受跨地域或跨职能的挑战性任务,并通过行为示范推动文化刷新。
通过合伙人制度,龙湖构建了稳定的人才储备池。早在2022年,80后仕官生在中层占比近200人,高管占比达20%。陈序平等新生代管理者的崛起,验证了内部造血机制的有效性。
2. 强化战略定力与组织灵活性
合伙人机制促使管理层关注长期目标而非短期利益。例如,在行业下行周期中,龙湖坚持“核心资产零出售”,并通过经营性物业贷优化债务结构,2024年其运营及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1%,成为利润支柱。
3. 文化价值观的深度渗透
制度将“企业家精神”具象化为可量化的行为准则,例如要求合伙人“主动拥抱变化”“重构自我”。吴亚军曾强调:“龙湖的文化不是‘家文化’,而是基于是非对错的职业化文化”。
写在结尾
龙湖的合伙人机制不仅是一套激励工具,更是其“深度机构化”战略的核心载体。它证明了在家族企业转型中,职业经理人团队与制度创新能够替代创始人权威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合伙人机制的成功,本质是组织文化与治理结构的系统性重构。